打开:周濂的100堂西方哲学课
status
Published
type
Post
slug
open
Column
date
Nov 10, 2020
summary
tags
改用插件直接导出了,喜欢这本书,解决了理想国看完等于没看的问题,故单列,更新中。
更新完成,后面看的不是很仔细。插件自带格式,已删除原来部分。
001 导论一:哲学是什么?
哲学家在对待智慧的时候,是一种彼此尊重和欣赏、温和且理性的热爱。这种爱不以占有为目的,而是以相互激励共同进步为目的。这也意味着哲学作为爱智慧之学,从来不会妄自尊大地认为占有了智慧,哲学家只是一个以温和而理性的方式热爱智慧的人,一旦有人宣称自己占有了智慧,掌握了宇宙真理,这样的人要么是先知,要么就是骗子。
006 闭着眼睛解释自然的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的哲学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都是异乡人,身体就是灵魂的坟墓,然而我们决不可以自杀以求逃避;因为我们是神的所有物,神是我们的牧人,没有他的命令我们就没权利逃避。在现世生活里有三种人,正像到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来的也有三种人一样。那些来作买卖的人都属于最低的一等,比他们高一等的是那些来竞赛的人。然而,最高的一种乃是那些只是来观看的人们。因此,一切中最伟大的净化便是无所为而为的科学,唯有献身于这种事业的人,亦即真正的哲学家,才真能使自己摆脱“生之巨轮”。
007 一个人无法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忧郁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
即使穿越每一条路,人也永远不能发现灵魂的边界——它拥有的范围如此之深广。”第二句话是:“我研究自己。”
012 每个人都是潜在的僭主: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
如果说《僭主俄狄浦斯》告诉世人“力图将非理性的因素理性化的努力注定要失败”,那么《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就在试图传达这样一个信息:既然理性化的努力注定失败,那就让我们泰然接受这个命定失败的结局,既然神的意志人类无法理解,那就让我们泰然接受神的安排。这正是古希腊悲剧精神的要义所在:“它接受生活,是因为它清楚地看到生活必然如此,而不会是其他的样子。”如此,我们才会理解《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全剧最后的那句话:“你们停止吧,别再哭了,因为一切都是神的安排。”
“认识你自己”,“凡事勿过度”,以及“生存与毁灭就在一瞬间”
014 未经考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人生:苏格拉底的使命
我经常想,在普通人的心目中,哲学家的标准形象是什么样的?大概是不事生产,喜欢玄谈,日常生活晕晕乎乎,偏偏又绝顶聪明,满脑子都是古怪的想法和念头。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他一定要貌不惊人,如果丑一点那就更好了。如果要在哲学史上找出一个最符合以上形象的人,那一定就是苏格拉底了。
所以说,苏格拉底完成了古希腊哲学的一个重大转向,那就是把研究对象从自然转变成人。
015 灵魂的助产术:苏格拉底的哲学方法
苏格拉底不仅把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了人间,专注于伦理学的探讨,而且还是第一个试图在伦理问题中寻找普遍定义的人。
有人这样评论苏格拉底的方法,它是一门艺术(art),但不是教导哲学(philosophy)的艺术,而是教导如何进行哲学思考(philosophizing)的艺术。换句话说,这不是教导关于哲学知识的艺术,而是一门使学生成为哲学家的艺术。
017 雅典人为什么要对苏格拉底处以死刑?
苏格拉底之死与耶稣基督之死,或许是西方文明史上最重要的两个死亡事件。前者宣告了哲学与政治的紧张,后者凸显出宗教与政治的冲突。
“邪恶这个时候已经被人们当成了美德,所有的词义都发生了变化:欺骗被赞为精明,鲁莽被当作勇敢,而忠诚、谦虚、大度却被认为是软弱的代名词。”如果你读过乔治·奥威尔的政治寓言小说《1984》,就会发现二者惊人的相似之处,在奥威尔笔下,虚拟的大洋国里有四个政府部门,“真理部”负责撒谎,“和平部”负责战争,“仁爱部”负责刑讯,“富足部”制造短缺。大洋国和战争期间的古希腊的共同特征是,所有的词义都出现了黑白颠倒的现象。千万不要小看这个现象,语言的败坏象征着人心的败坏,语言秩序的颠覆意味着道德秩序和政治秩序的颠覆。正是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苏格拉底开始了他的后半生,而他的使命,正是要通过探究伦理问题来重建道德秩序和人心秩序。
018 苏格拉底为什么拒绝越狱?——柏拉图《克里同篇》
哲学病的一个主要原因——偏食:只用一类例子来滋养思想。
020 苏格拉底之死与雅典民主制(上)
说到人身攻击,当年鲁迅先生曾经举过一个例子,非常深刻也非常形象,他说:“譬如勇士,也战斗,也休息,也饮食,自然也性交,如果只取他末一点,画起像来,挂在妓院里,尊为性交大师,那当然也不能说是毫无根据的,然而,岂不冤哉!”
021 苏格拉底之死与雅典民主制(下)
民主制之所以这么不招人待见,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人类一直不死心,一直想要追求至善的政体,试图在地上建立天国。直到各种实验都以惨败告终之后,人们才开始意识到,民主虽然是个坏东西,但它却是坏中最不坏的那个东西。1947年11月11日,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众议院中说:除了所有那些一再尝试过的其他政府形式之外,民主是最坏的政府形式。这句话说得非常拗口,其实,丘吉尔的意思就是,民主制是坏中最不坏的制度。
025 不正义的人比正义的人更幸福?
可是按照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观点,真正的统治者其实根本不想获得权力,换言之,“凡渴求权力的人都不应该拥有权力”(伊迪丝·汉密尔顿语)。我认为,这是因为柏拉图认识到权力具有的巨大腐蚀性,所以才希望执掌权力的人并不是热衷权力的人,唯其如此,才有可能避免出现滥用权力的情况。
针对色拉叙马霍斯提出的第一个命题“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苏格拉底提出了两个反驳意见:第一个反驳从“统治者可能犯错”入手,指出正义有可能是弱者的利益而非强者的利益;第二个反驳针对“何为真正的统治者”展开,通过一系列的类比论证,苏格拉底指出真正的统治者应该为被统治者的利益服务。
027 理想的城邦正义:各归其位,各司其职
一个不再被人们认可或相信的意识形态仍旧可以继续发挥政治和社会价值分配的功能,哪怕它看上去漏洞百出,苟延残喘,但只要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它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那么它就仍然功能健全,运转良好,这才是意识形态的本来面目。在某种意义上,这样的意识形态更可怕,因为它不再是少数人处心积虑地说谎,而是所有人心照不宣地共同维护那个公开的谎言
028 从“猪的城邦”到“纯洁的城邦”
在这里,我想对正确生活和良善生活做一个区分:正确生活,顾名思义只有一种,也就是说它是单数形式的,而良善生活则可以是复数的、多元的。对于现代人来说,如果要想过上良善生活,就必须满足两个前提条件:1.要根据自己关于生活价值的内在信念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2.要有质疑和拷问那些信念的自由。(金里卡语)这两个条件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都不具备。恰恰相反,苏格拉底的教育目的就是要培养服从真理和权威的心态。
031 一部伟大的“失败之书”:《理想国》
<u>假如我没有见过太阳,或许我还可以忍受黑暗,可如今,太阳把我的寂寞照耀得更加荒凉</u>
而在我看来,如果不考虑现实的政治后果和流弊,仅从《理想国》的内在理路出发,它其实是在主张权威主义和家长制。当然这也不是一个定论,你完全可以有你自己的理解和判断,只要你能持之有据,言之成理。但是,无论怎么给《理想国》定性,不管你是支持它还是反对它,你都会发现它的核心主题并没有过时——一个人应该如何生活?正义是什么?正义的人是不是过得比不正义的人更好?2400年过去了,时代在进步,但是这些基本问题似乎仍旧没有得到真正的回答。都说20世纪是民主的时代,可是普京的存在,特别是特朗普的横空出世,提醒我们即使是在民主的时代,权威主义和家长制对于现代人依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历史学家托尼·朱特在《思虑20世纪》中区分了“大真理”(big truths)与“小真相”(smalltruths)。“大真理”指的是对伟大事业与最终目标的信念,要想实现这些事业和目标,就不断地需要谎言和牺牲;“小真相”则指的是能被人们发现的各种事实。历史的巨轮滚滚向前,难免会碾碎路边的花草,“大真理”的信奉者会说,这是实现“大真理”的必要代价,人世间没有一帆风顺的事业,世界历史总是在跌宕起伏的曲折过程中前进的。“小真相”的探究者则会说,不可以抓大放小,不可以为了追求“大真理”而无视“小真相”,因为历史走了一段小弯路,对于身处历史之中的具体的人很可能就是灭顶之灾,所以“问题的关键就是道明实情,而非找出何为更高的真理。你要尽自己所能告诉世人所知道的一切”(托尼·朱特语)。
如果用一句话来评价《理想国》,我认为这是一本伟大的“失败之书”。它的伟大之处在于开创性地探索了伦理学、政治学、教育学、知识论和形而上学等各门学科的母题,也在于向世人展示出人类理性晨光熹微之际的自信与雄心,试图通过理性的设计来一劳永逸地解答人类的基本问题,最终实现正义与幸福。
然后他借苏格拉底之口附和道:“或许天上建有它的一个原型,让凡是希望看见它的人能看到自己在那里定居下来。至于它是现在存在还是将来才能存在,都没关系。
上升的路与下降的路是同一条路。
034 让我们一起来“指控”姚明:亚里士多德的范畴论
亚里士多德认为个体事物,比如姚明,是“第一实体”,种和属,比如“人”,是“第二实体”。第二实体虽然概括了第一实体的共同性质,比如人这个概念概括了古往今来所有人的共同性质,但是第二实体却是位于第一实体之中,无法脱离第一实体而独立存在的。这个观点显然是对柏拉图理念论的一个反动,著名的古希腊专家陈康先生甚至认为,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中提出了“一种个体主义学说”。但是另一方面,亚里士多德又赋予种和属“第二实体”的地位,并不认为它们是虚无缥缈的东西。有学者认为,这在某种程度上复活了柏拉图主义,证明亚里士多德并没有能够摆脱柏拉图主义的阴影。的确如此,综观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他的实体理论经过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在《范畴篇》里他把个体事物作为第一实体,显示出反对柏拉图的理论雄心,但是到了《物理学》和《形而上学》中,他的柏拉图主义色彩不但没有变淡,反而变得越来越浓厚了。
038 射箭与中道: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下)
我想特别提请注意的是,亚里士多德不是一个禁欲主义者,恰恰相反,亚里士多德充分地认识到德性必然地与快乐和痛苦相关。他的理由是,作为常人,快乐从小就伴随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很难拒绝对快乐的向往,我们或多或少以快乐和痛苦作为标准来衡量我们的行为,甚至,那些高尚的和有力的事物也显得令人愉悦,所以快乐和痛苦在德性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恰恰因为人们常常会沉溺于快乐或者痛苦之中,所以有德性的人也要对此保持充分的警惕。相比之下,人们更容易沉溺于快乐之中而不是沉溺于痛苦之中,所以亚里士多德才会说,战胜快乐要比战胜怒气更难。在“娱乐至死”的21世纪,重温亚里士多德的这些教诲尤其显得意义深远。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说:“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奥威尔警告我们专制带来思想毁灭,赫胥黎则警告我们,“在一个科技发达的时代里,造成精神毁灭的敌人更可能是一个满面笑容的人,而不是那种一眼看上去就让人心生怀疑和仇恨的人”。事实上也是如此,“奥威尔预言的世界比赫胥黎预言的世界更容易辨认,也更有理由去反对”。在这个意义上,战胜赫胥黎要比战胜奥威尔更难,就像战胜快乐比战胜怒气更难。波兹曼说:“谁会拿起武器去反对娱乐?当严肃的话语变成了玩笑,我们该向谁抱怨,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抱怨?对于一个因为大笑过度而体力衰竭的文化,我们能有什么救命良方?”
040 脱离城邦者,非神即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中)
说到这里,我想给你们推荐法国政治思想家贡斯当的名著《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贡斯当认为,古代人的自由主要指参与公共事务辩论与决策的自由。政治是雅典公民的生活中心,他们热衷于在雅典公民大会上辩论各种城邦大事,他们几乎没有任何的私人生活空间,也没有个体自由和权利的观念。相比之下,现代人越来越从公共生活退回到私人生活,格外强调不受政治权力干预的私人空间,以及个人权利的不可侵犯性。在私人生活中,只要不违法,人们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说看电视,打游戏,读莎士比亚或者看电影。
要注意的是,贡斯当并没有割裂两种自由,相反他一再强调“古代人的自由”——政治参与的自由,保护了“现代人的自由”——退回到个人生活的自由。我们今天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如果失去了“古代人的自由”这个屏障,“现代人的自由”也有可能丧失。难道不是这样吗?如果你连参与公共事务辩论与决策的自由都没有,怎么可能真正拥有读什么书、看什么电影的自由呢?反过来说,一味地强调古代人的自由,那会造成过度政治化的倾向,最终必然会剥夺人们的个人自由,而一旦剥夺了个人自由,剥夺他们的政治自由也就是轻而易举的事了。这个逻辑稍微有些绕,但其实也不难理解,如果你连穿牛仔裤、留长头发的个人自由都没有,你怎么可能真的拥有政治参与的自由呢?所以贡斯当说,最好的办法就是要“学会将两种自由结合在一起”。
<u>正像罗素批评的那样,亚里士多德在这本书中对亚历山大大帝只字未提,对于即将到来的历史巨变熟视无睹,完全没有预见到帝国正在兴起,城邦即将成为遗迹,这个失误有些令人难以置信。亚里士多德为什么会对房间里的大象不置一词?有个阴谋论的解释认为,在马其顿和希腊交恶的时候,亚里士多德作为马其顿人,极有可能被雅典人视为间谍,为了撇清干系,他才会为城邦的生活大唱赞歌。</u>
在我看来,亚里士多德之所以赞美城邦,只是因为根据他的理论,他的的确确认为,只有在城邦里人才能过上好生活,人才能实现“人之为人”的本质属性。
041 以人民的名义还是以法律的名义?——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下)
人在达致完美状态的时候,是最优秀的动物,然而一旦撇开了法律和正义,他就是最恶劣的动物。
人具有正义的能力,使民主成为可能;人具有不正义的倾向,使民主成为必要。
042 并不是每一种快乐都值得选择:伊壁鸠鲁学派
希腊历史上曾经被四个帝国长期统治:马其顿、罗马、拜占庭,以及奥斯曼帝国。对于前三者,现代希腊人都已经欣然接纳为“我”的历史,但对奥斯曼帝国却始终耿耿于怀。2008年我在希腊参观的时候,随行的希腊姑娘在自我介绍时骄傲地宣称“我与亚历山大大帝同一个姓”,可是当我们跟她聊起伊斯坦布尔时,她却会坚持说那是君士坦丁堡,仿佛奥斯曼吞并拜占庭的历史从未发生过。我曾经不怀好意地问过希腊人,奥斯曼帝国占领了希腊500年,他们在文化上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回答是:只有多尔玛与木萨卡!翻成中文是白菜饭卷与碎肉茄子蛋!
043 智慧的人应该像猪一样不动心:晚期希腊哲学之怀疑主义
“悬隔判断”是怀疑主义最著名的观点,意思是说,任何命题都有一个与之对立的反命题,因为二者具有同等的价值和效力,无法判断谁更值得相信,所以,最好的态度就是放弃做出判断。
智者派与怀疑派的区别在于:第一,智者派只是表达出怀疑主义的倾向,而怀疑派则自觉地发展出一套严密的怀疑主义方法,提出了一以贯之的怀疑主义原则;第二,从效果上说,因为对神的存在表示怀疑,普罗塔戈拉遭到雅典人的驱逐,他的著作也被当众焚毁,而怀疑派不仅怀疑神而且怀疑一切,但他们非但没有遭到打压,反而成为晚期希腊哲学的重要代表,这不得不说是时势异也的后果;最后,怀疑派有着非常明确的伦理学目标,就是通过“悬隔判断”来实现“心灵的宁静”,从而在乱世之中求得个人的幸福,而智者派就没有这样的理论自觉性。
<u>因为反对理性主义,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古希腊的怀疑派都遭到了近现代哲学家的轻视。但是有意思的是,进入20世纪下半叶以后,不少西方哲学史家开始对怀疑派重新产生兴趣,这和他们反对实在论、强调语言分析和逻辑分析的取向有很大的关系。在我看来,阿格里帕的“五式”就可以与当代政治哲学家罗尔斯提出的“判断的负担”(burdens of judgment)做一对比。</u>
044 从愤世嫉俗到玩世不恭:晚期希腊哲学之犬儒主义
有学者曾经非常精辟地指出,早期的犬儒派与晚期的犬儒派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依据一种道德原则去蔑视世俗的观念,而后者虽然仍在蔑视世俗的观念,但与此同时也失去了依据的道德原则。
就导致一个始料不及的后果,因为失去了道德原则,也就无所谓高尚或者下贱,进而,“既然没有什么东西是了不得的,那么也就没有什么东西是要不得的。基于这种无可无不可的立场,一个人可以很方便地一方面对世俗观念做出满不在乎的姿态,另一方面又毫无顾忌地去获取他想要获取的任何世俗的东西。于是,对世俗的全盘否定就变成了对世俗的照单全收,而且还往往是对世俗中最坏的部分的不知羞耻地照单全收(别充假正经)。于是,愤世嫉俗就变成了玩世不恭”。
“偏偏是那些看上去最激烈的理想主义反倒很容易转变为彻底的无理想主义,其间原因何在?因为,许多愤世嫉俗的理想主义者在看待世界时缺乏程度意识或曰分寸感,对他人缺乏设身处地的同情的理解,不承认各种价值之间的紧张与冲突,这样,他们很容易把世界看成一片漆黑,由此便使自己陷入悲观失望,再进而怀疑和否认美好价值的存在,最终则是放弃理想放弃追求”。
苏联有一个异议人士说:“人群中有一种难以相信的犬儒主义。诚实的人使得那些沉默的人由于没有大胆说话而有负罪感。他们无法了解别人怎么会有勇气去干他们本人所不能干的事。因而他们感到不得不攻击别人以安慰自己的良心。”
由此,我们可以简要总结出犬儒主义的发展脉络:从遗世独立到愤世嫉俗,从愤世嫉俗到玩世不恭,再从玩世不恭到反对崇高、与权力合谋,最终,当代的犬儒主义恰好走到了古代犬儒主义的反面。
045 用严冷的目光看到一个喜悦全无的世界:斯多亚学派
也许有人会说,虽然斯多亚哲人勇于直面死亡,但归根结底仍旧是一种自欺欺人的鸵鸟哲学。表面上看是这样的,但我认为,斯多亚哲人的思考要比“自欺欺人”这四个字更加复杂、深刻一些。首先,斯多亚学派认为德性就是与“自然”相一致的意志。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和宇宙是一体的,都受制于永恒不变的自然法则。唯当人的理性认识到了自然法,并且自愿遵从自然法而生活,人才是自由的和有德性的,而德性会带来心灵的宁静。反之,那些无法认识自然或者不愿遵从自然的人,就会活得非常痛苦、挣扎,他们就像是被拴在车后面的一条狗,被车子拖着往前走。其次,从遵从自然而生活,进一步发展出了斯多亚学派独特的“义务”观,我们可以用中文里的“本分”来理解这个概念。对斯多亚哲人来说,人生好比一出大戏,神给每个人都事先安排好了角色,我们的智慧就在于认清自己的角色,无论你扮演的是穷人还是富人,平民百姓还是王公贵族,“你都一定要演好,因为扮演好给你的角色是你的本分”。这样的人同样被拴在车子后面,但他们是被车子领着走而不是拖着走,因为他们不是“不得不然”地忍受命运的安排,而是向前一步,主动地接纳了必然如此的人生。
也许有人会问:可是我怎么知道自己的本性是什么呢?这难道不正是人生在世最大的问题吗?我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如果哲学家不能告诉我这些问题的答案,那我为什么要来上你的哲学课?关于这些问题,爱比克泰德的回答最为爽快,他说:“这是你考虑的问题,不是我考虑的问题。因为只有你了解你自己,了解你在自己的眼里到底有什么价值,了解出卖你自己需要多少价钱——因为不同的人出卖自己的价钱是不一样的。”爱比克泰德举例说,在狮子袭击牛群之前,公牛并不知道自己的力量有多大,只有在狮子袭击牛群之时,公牛才会勇敢地站出来保护整个牛群,所以,“公牛不是一下子就变成公牛的,人也不是一下子就变得很高贵了的。我们必须经受冬日的训练,不断锤炼自己……”在这个意义上,哪怕一个人没有什么天赋,也不应该就此放弃努力,他说:“我爱比克泰德并不比苏格拉底强,可是如果我可以做到不是太坏,这对我来说就已经足够了。”
046 设计论证与打赌说:上帝存在的证明(上)
我对中世纪的看法要比黑格尔正面一些。在我看来,哲学在中世纪虽然成了神学的婢女,但并没有完全停滞不前,而是在一些特定的领域取得了重要的发展,为近代哲学奠定了基础。此外,我们要牢记于心的是,西方文明的源头除了雅典还有耶路撒冷,除了理性还有信仰,因此,要想全面地了解西方文明,二者缺一不可。更何况信仰对于理性的影响并不全然是负面的,一方面它有助于我们意识到理性的限度,为人类打开超验的精神维度,另一方面,宗教信仰还为现代性带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结果和资源,例如现代人习以为常的个体权利和平等观念,就是在基督教神学的背景下得到孕育和发展的。
虽然钱理群老师批评今天的大学生多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可是根据我在课堂的经验,在面对帕斯卡尔的打赌说时,没有一个大学生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相反,他们展示出了无神论者的视死如归,没有一个人因为打赌说而改信上帝的。
048 除非我相信了,我绝不会理解!——理性与信仰之争
据说当年英国人殖民印度的时候,想阻止印度人烧死寡妇的风俗。印度人说:不行,烧死寡妇是我们的习俗。英国人回答说:很好,你可以按照你们的习俗烧死寡妇,但是,我们一定会按照我们的法律把你绞死。从此,烧死寡妇的习俗就被杜绝了。
人之一生,迟早会把自己交付给一个比自己更高的存在者,它可能是上帝,可能是组织,可能是金钱、诗歌,或者远方,以及各式各样千奇百怪的主义。问题在于,你在交付之前,是不是经过百转千回的痛苦思索和挣扎?在交付之后,在那个更高的存在者的阴影下面,你能否还保有哪怕一丁点儿的怀疑和反思?太过轻易地委身于人,总让人怀疑之前的挣扎缺乏真诚。交付之后便意志坚定地把它当作福音传递给他人,则是一种让人难以忍受的蒙昧,哪怕它以信仰的面目呈现。
“自由,就是对何谓正确不那么确定的精神。”
049 将美的共相一割了之的奥卡姆剃刀:唯名论与实在论之争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对于奥卡姆来说,最后那个“美”也就是作为共相的美就是多余物,奥卡姆剃刀的刀锋所指之处,就是实在论者普遍肯定的共相。作为一个极端的唯名论者,奥卡姆的威廉主张个别的事物是真实的存在,除此之外没有必要再设立普遍的共相,美的东西就是美的,不需要再废话多说什么美的东西之所以为美是由于美,最后这个美,完全可以用奥卡姆的剃刀一割了之。
14世纪下半叶以后,奥卡姆的威廉的唯名论思想成为经院哲学的主流。奥卡姆的剃刀一举剃净了千百年来争论不休的经院哲学论题,他的初衷是让神学摆脱哲学的纠缠,但在客观效果上让哲学与科学从神学中分离出来,获得了独立发展的空间,为此后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以及近现代哲学的兴起扫除了障碍。
唯名论试图把理性主义的面纱从神面前揭下,以便建立一种真正的基督教,但在这样做的过程中,它揭示了一个反复无常的神,其能力令人恐惧,不可认识,不可预知,不受自然和理性的约束,对善恶漠不关心。这种对神的看法把自然秩序变成了个体事物的混乱无序,把逻辑秩序变成了一连串名称。人失去了自然秩序中的尊贵地位,被抛入了一个无限的宇宙漫无目的地漂泊,没有自然法则来引导他,没有得救的确定道路。
你也许会纳闷,这段描述怎么就说明了唯名论的现代意义呢?需要明白的是,阿奎那借助亚里士多德体系所建构起来的宇宙观,是一个井井有条、温情脉脉、合乎理性的宇宙秩序,在这样一个等级系统中,上帝处于等级顶端,人类则处于一人之下万物之上的位置,这是一个让人类感到无比安慰的宇宙观,它就像是一块粉红色的薄纱遮住我们的双眼,让我们不去看现实的狰狞与无常。而唯名论的作用就在于撕去这块薄纱,拆散这个等级秩序,将人类一脚踢下尊贵的座席,从此,人失去了他在宇宙目的论中的崇高地位,那个曾经充满理性、温情和秩序的世界也不再令人着迷。
追本溯源,正是唯名论者第一次让人类在宇宙中失去了位置,让我们的人生失去了意义,同时也让这个世界变得不再让人着迷。人应该如何安顿自己,寻找属于凡人的幸福?面对这个有权又任性的上帝,人类如何确知自己能否得救?这正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050 凡人歌和愚人颂: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的兴起
“人们赞赏山岳的崇高,大海的波涛,海岸的逶迤,星辰的运行,却把自身置于脑后。”
“这座山看起来高耸入云,其实可怜之至。你瞧瞧那山峰,要是同人类的深不可测的深沉思索相比,它不会高出一寸。”
答问3 为什么伊拉斯谟两面不讨好?
《一个古老的梦——伊拉斯谟传》
“对抗的紧张状态在历史上偶尔也会发展到大有一触即发之势,这时简直是出现一场席卷大地的风暴,人道主义顿时成为用手一撕就破的薄纱。”人文主义者想用理性取代狂热,用宽容取代顽固,用和平取代战争,这也许是一场注定无法实现的大梦。
我向你们推荐这本书,是因为我认为一本真正的好书不仅能点亮这个世界,而且能照耀进我们的内心,让我们不断反复地追问自己:我究竟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051 个人行走在信心的荒凉地带: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u>我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过一个木偶戏,我把它称为“提线木偶自杀事件”,这是一个法国节目,很短,大约只有六分钟。一个木偶从睡梦中醒来,就像一个初生的婴儿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他蹦蹦跳跳地四处溜达,左右观望,内心充满了喜悦,可是激动过后,他猛然发现自己的手上连着线,脚上连着线,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连着线。这让他感到非常困惑,于是他沿着线的方向抬头看,看到了那个正在操纵他的演员,木偶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不断地测试自己的手脚是否真的是自己的。他开始变得沮丧、焦虑甚至狂躁,因为他发现自己一举一动其实都是被决定的,所有的好奇和雀跃都离他远去,整个世界仿佛突然失去了色彩。最终他做了一个决定,选择剪断那些线。当他剪去头上的那根线,完成自杀的时候,整个课堂都陷入短暂的沉默中,我能体会出学生们内心所受到的冲击。不过,就这个短片来说,最有意思的是,这个提线木偶竟然能够决定去死。如果他能够决定去死,那就意味着他还是自由的,除非,这个去死的决定本身也是被决定的。</u>
“论战双方的意见都不能完全表达真理,仇恨的、独眼龙似的目光浸透着人的头脑。”令人深思的是,在总结伊拉斯谟的失败教训时,茨威格说了非常类似的一句话:“人文主义者根本性的错误,在于他们想站在理想主义的高度教训人民,而不是深入群众,千方百计去理解他们、向他们学习。”可是,我总觉得,茨威格的这句话是用他的大脑写出来的,而不是用他的心灵写出来的,他的理性告诉他人文主义者也许必然失败,但是他的心灵告诉他,为了人文主义者那个古老的梦,失败又有何妨?失败又有何惧?最后我想用伊拉斯谟的一句话来结束这一讲:“心灵懂得理性所无法了解的理由。”
052 为了“有所不疑”必先“有所怀疑”:笛卡尔的《谈谈方法》
<u>因为从小身体孱弱,在上学的时候可以免早操,也因此养成了在床上思考问题的习惯。以后如果有人再说你赖床,你可以名正言顺地告诉他:别打扰,我正在像笛卡尔一样思考。</u>
笛卡尔主张“良知是人间分配得最均匀的东西”。
从古希腊的柏拉图一直到中世纪,主流的观点认为人分三六九等
这当然是继承了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的传统,是对普遍人性的一种肯定。
既然良知是平均分配的东西,那就意味着,“我们的意见之所以分歧,并不是由于有些人的理性多些,有些人的理性少些,而只是由于我们运用思想的途径不同,所考察的对象不是一回事。因为单有聪明才智是不够的,主要在于正确地运用才智”。
053 我思故我在: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集》
表面上看,笛卡尔是在附会正统的神学,论证上帝的存在。但其实笛卡尔的上帝完全不同于《圣经》中的上帝,因为上帝在这里的功能非常单一——他是为了保证物质世界的存在而被引入的。
笛卡尔特别强调了感官的可错性,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反对亚里士多德的体系,因为后者的哲学思考就是从感觉经验出发的,而笛卡尔通过强调感觉的可错性,提出了认识外界事物不可依靠感官,而必须凭借理性和精神
这显然是理性主义和唯理论的思路,与亚里士多德的经验主义思路是大相径庭的。
“若不是因为你所爱之人居住其中,这个宇宙没什么大不了的。”
054 上帝给了我眼睛看世界,我却用它来看自己:洛克的《人类理解论》(上)
己最好的时光花在探寻黑洞和宇宙毁灭,霍金并不惧怕黑暗。“它们被称为黑洞是因为人类对于毁灭和被吞噬的恐惧。”霍金对一位采访者说,“我不怕被吸进去。我理解它们。某种程度上说,我觉得我是它们的主人。”我被这段话深深地打动了。它不仅让我想起了古希腊哲人阿那克萨哥拉的那句名言——“在万物混沌中,思想产生并创造了秩序”,也让我想起了生活在17世纪的法国哲人帕斯卡尔的那句名言:“人是会思想的芦苇”。在面对浩瀚无垠的宇宙时,人类时时感受到自己的渺小,但是因为有了思想和理性,我们可以去理解和把握宇宙的奥秘,由此建立起挺立于宇宙之间的勇气和信心,就像霍金所说的那样:“我理解它们。某种程度上说,我觉得我是它们的主人。”这应该是对人类理性最高的礼赞吧。
我们的知识是从哪里来的?普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知识当然是从书本上来,这是典型的没有经过哲学训练的人才会给出的回答。对于近代哲学家来说,他们的争论在于,知识到底是源于经验并且基于经验的,还是源于理性并且基于理性的,前者是经验论的主张,后者是唯理论的主张。培根有一个非常好的比喻,他说:“经验主义者就像蚂蚁,他们收集食物并使用它们;但理性主义者像是蜘蛛,他们由自身吐丝结网。”如果追本溯源,我们可以将这个争论上溯到古希腊的柏拉图主义和亚里士多德主义之争,以及中世纪的实在论和唯名论之争。唯理论的代表人物包括笛卡尔、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经验论的代表人物包括洛克、贝克莱和休谟。
我时常感慨,那个时代的哲人都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们一方面可以卷入风起云涌的政治运动,一方面又能心如止水地思考哲学问题,写出藏之名山的著作,真是令人高山仰止。
在一次私人聚会的闲谈中,从一个毫不相干的问题出发,因为百思不得其解,所以决定刨根问底,转而探讨人类理解这样的根本问题,并且一探讨就是二十年,每当我读到这个段落时,都无比叹服于西方哲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洛克的英国老乡罗素曾经说过一句名言:“我的一生被三种简单却又无比强烈的激情所控制: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探索和对人类苦难的难以抑制的怜悯。”除了对爱情的渴望,这句话同样可以用来形容洛克。
人的理解可以说是心灵中最崇高的一种官能,因此,我们在运用它时,比在运用别的官能时,所得的快乐要较为大些,较为久些……理解之追寻真理,正如弋禽打猎一样,在这些动作中,只是“追求”这种动作,就能发生了大部分的快乐。在本书序言中我曾经说过:理解本身就是最大的馈赠。这是哲学所能带给我们的最大快乐,也是人生在世最大的烦恼。我的女儿布谷刚过五岁生日,她现在最焦躁的事情莫过于:“爸爸,我听不懂你在说什么,你给我解释一下,好不好?”每当我听到她说这句话的时候就特别开心,因为我在她身上看到了对于理解本身的追求,这是我们人生在世最重要也最持久的快乐。希望你们都能得到这种快乐。
055 人心是一张可以任意涂抹的白纸吗?——洛克的《人类理解论》(下)
洛克反对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认为一切知识都起源于经验,他提出人的心灵是一块白板,可是由于洛克主张双重经验说,这就为莱布尼茨的反驳留下了破绽。莱布尼茨主张人的心灵是“有纹理的大理石”,这个说法比“白板说”更符合人之常情,以及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夸大洛克和莱布尼茨之间的分歧,因为洛克并不反对人有自然的认知能力,他反对的是人与生俱来就拥有“清楚而明白”的天赋观念。如果把天赋观念解释成天赋的认识能力,我认为洛克并不会反对这个想法。
“洛克追求可信,以牺牲首尾一贯而达到了可信。大部分的伟大哲学家一向做得和洛克正相反。不能自圆其说的哲学绝不会完全正确,但是自圆其说的哲学满可以全盘错误。”
056 这个世界是所有可能世界里最好的吗?——莱布尼茨哲学(上)
<u>有学者认为,莱布尼茨的精神气质与苏格拉底非常类似,因为他总是热衷于跟别人谈话,尽可能地同情不同的观点,但又随时准备变成一只哲学牛虻,去刺蜇那些自以为在任何问题上都握有全部真理的专家学者。可是问题在于,虽然莱布尼茨天赋超群,但他终究只是一个人,时间和精力总是有限的。所以,莱布尼茨给后人留下了15000份信件,以及无数的未刊稿,但却始终没有写出一部震古烁今的皇皇巨著。</u>
059 太阳照常升起?——休谟哲学(中)
休谟的原话是这么说的:“如果有人问:我们对于一切事实所作的推论的本性是什么?适当的答复似乎是,这些推论建立在因果关系之上。如果再问:我们关于因果关系的一切理论和结论的基础是什么?这可以用一句话来回答:经验。但是,如果我们再追根到底地问:由经验得来的一切结论的基础是什么?这就包含了一个新问题,这个问题最难以解决和解释。”这个基础到底是什么?休谟告诉我们,无非就是习惯。“一切从经验而来的推论都是习惯的结果而不是理性的结果……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
休谟通过区分“观念的联系”和“事实”这两种知识类型,指出一切关于事实的推理都是基于因果关系的,可是因果关系的基础是经验而非理性,这意味着因果关系没有必然性,只有或然性,它只是人类主观的习惯性联想。这样一来,休谟非但没有给自然科学奠定一个牢靠的基础,反而动摇了自然科学的基础,这给后世的哲学家留下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难题。康德的先验哲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回应休谟的这一挑战。
060 理性是激情的奴隶:休谟哲学(下)
<u>柏拉图就曾经指出,那些能够用理性来控制激情和欲望的人可以获得永生,相反,那些被激情操控的人则会在来世变为女人。当然,如果柏拉图生活在现代,肯定会被女性主义者撕成碎片。</u>
061 我们的责任不是创作书本,而是制作人格:康德的哲学与人生
<u>“胡适之啊胡适之!你怎么能如此堕落!先前订下的学习计划你都忘了吗?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不能再这样下去了!”然后,这个胡适之同学继续打牌不止。有趣的是,康德对于打牌却有着非常正面的看法,他认为打牌“可以修身养性,让人情绪稳定,习于容忍克制,因此对道德修养有所影响”。</u>
我曾经相信这(知识)就构成了人类的尊荣,而看不起无知的民众。卢梭在这个问题上纠正了我。这盲目的偏见消失了。我学会了尊重人,并且感到:除非我相信自己的这种探索者的态度能在建立人类权力方面给予所有人以价值,我就不比普通的劳动者更有用。
062 我能知道什么?——康德为理性划界
1.我能知道什么?2.我应该做什么?3.我可以希望什么?后来康德又补充说道,这三个问题还可以进一步归结为“人是什么”这个最为根本的大问题。
<u>过去这些年我常常会收到一些民间哲学家的鸿篇巨制,他们对哲学事业充满了激情,但是往往思而不学,热衷于另起炉灶,就好像此前两千多年的哲学史根本不存在,虽然不乏奇思妙想,但归根结底却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如果想要避免天马行空、神游九霄的民哲风格,就必须把哲学思考放置在具体的历史脉络和学术传统之中。</u>
“如果没有感性,则对象不能被给予我们,如果没有知性,则对象无法被思维。没有内容的思想是空洞的,没有概念的直观是盲目的。”所以说,康德的基本宗旨是综合经验论和唯理论,认为只有知性就无法直观到任何东西,只有感官则不能思维任何东西,唯有结合知性和感性才能产生出知识。以上表述中出现了很多复杂的概念,比如说感性直观、知性范畴,我们会在下一讲细细解释它们。
066 自律给我自由:康德道德哲学(上)
不久前,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健身App的广告词——“自律给我自由”,顿时眼前一亮,因为这正是康德道德哲学的核心要义所在。“他律性”意味着强迫性,哪怕外在的要求最终促进了你的利益,依旧是对个人自主性的一种压制,它与自由无关。
068 好人一生平安?——康德道德哲学(下)
对于沉浸在宗教传统中的西方人来说,上帝存在就像是整个道德世界乃至于人类世界的压舱石和定心丸,陀思妥耶夫斯基说:“既没有上帝,也没有来生,人将会变成什么样呢?那么说,现在不是什么都可以容许,什么都可以做了么?”作为现代人,听到“一切皆有可能”总觉得是个好事儿,这是因为我们总是天真地认为“可能性”就是“好东西”,但是,一切皆有可能,当然不仅包含了所有好的东西,也包含了所有不好的东西,比如道德的崩溃、秩序的瓦解和人心的溃败。
第一句是:“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批判的时代,一切事物都必须接受审判。”第二句是:“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经常、持续地对它们反复思考,它们就总是以时时翻新、有增无减的赞叹和敬畏充满我们的心灵:这就是在我头顶之上的星空和在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我认为,这里的“敬畏”是在告诫我们时时意识到人之为人的“有限性”,而这里的“赞叹”则不仅是对宇宙之浩瀚无垠和道德法则之神圣庄严的咏叹,同时也是对虽然有限但依旧能够运用理性并且善用理性的人的致敬。
答问4 康德哲学为什么这么难懂?
<u>研究一个哲学家的时候,正确的态度是既不是尊崇也不是蔑视,而是应该首先有一种假设的同情(hypothetical sympathy),直到知道在他的理论中有哪些东西大概是可以相信的为止;唯当此时才可以重新采取批判的态度,这个态度应该尽可能地类似于一个人放弃了他长期坚持的意见之后的那种精神状态。蔑视会妨碍这一过程的前一部分,尊崇会妨害这一过程的后一部分。有两件事必须牢记于心:一个人的见解与理论只要是值得研究的,那么就可以假定这个人具有某些智慧;但是同时,大概也没有人在任何一个主题上达到过完全和最后的真理。当一个有智慧的人表达了一种在我们看来显然是荒谬的观点时,我们不应该努力去证明这种观点多少是真的,而是应该努力去理解它何以竟会曾经看起来似乎是真的。通过运用历史的与心理的想象力,可以立刻扩展我们的思想领域;并且帮助我们认识到,我们自己所珍爱的许多偏见,对于有着不同心灵气质的另一个时代来说,会显得何等愚蠢。</u>
069 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霍布斯的《利维坦》(上)
霍布斯认为人性具有三个根本的特征:第一,为了求利益,所以互相竞争;第二,为了求安全,所以互相猜疑;第三,为了求荣誉,所以互相侵犯。这三个人性的基本特征,再加上自然状态的基本特征,就必然会让“自然状态倾向于导致而且事实上就是战争状态”。我们可以把霍布斯的论证步骤总结如下:首先,自然天赋和精神能力的平等导致我们实现各自目的之希望的平等,希望的平等进一步导致相互竞争,使彼此成为潜在敌人。其次,竞争导致相互不信任的普遍状态。再次,缺乏信任导致人们认为辛勤劳动不如掠夺,进而导致人们相信,先发制人是获取安全的最好保障。所以最终的结果必然就是,为了保全生命,每一个人都会采取先发制人的策略。
070 在全面恐惧和特定恐惧之间:霍布斯的《利维坦》(下)
我想给各位留下两个思考题:第一,你认为在无政府和利维坦之间还存在第三条道路吗?第二,建立在恐惧基础之上的秩序和稳定是可靠的吗?
075 虚荣心与私有制: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答问7 卢梭是一个真诚的人吗?
我认为,我们需要反躬自问的是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出生的时候乃是原创,而到了死的时候却成了拷贝?
079 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黑格尔的历史哲学
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
在日常生活中,任何幻想、错误、罪恶以及一切坏东西,一切腐败幻灭的存在,虽常有人随便叫做现实,但是,即使在平常的感觉里,也会觉得一个偶然的存在,不配享受现实的美名。
答问8 黑格尔为什么说雅各宾派暴政是必然的和正义的?
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的表现形式
082 “是什么”与“是起来”:黑格尔的“实体即主体”
为了拯救形而上学的命运,同时也是为了拯救人类的命运,黑格尔亲手盖起了一座神庙,而且一厢情愿地认为后来人将会络绎不绝地前来朝圣,把他的思想万世不易地供奉在神坛上。然而事与愿违,这座神庙得到的赞美远少于遭到的诋毁,有人不仅想要拆掉黑格尔的神牌,甚至试图纵火烧毁整座神庙。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座被废弃多年的神庙再次回到人们的视野,尽管进入神庙朝圣的人依旧不多,定居下来的人更少,但不断有人开始临摹和学习它的风格,甚至偷拆梁木和砖瓦,到别处去修建新的庙宇和房屋。或许这才是每一个哲人的命运,他们更像是散落在大地上的建筑,而不是倒毙在战场上的尸骸。这些建筑风格各异,大多年久失修,但却是人类思想旅途中不可或缺的风景,并且总会在不经意的时刻重新激发起现代人的灵感。
086 “自然力量,天生要强”:尼采论主人道德与奴隶道德
强者(高尚的人)也有怨恨,但是强者与弱者的区别在于,当感受到怨恨的时候,强者会立即表现出来,把怨恨的情绪充分地发作出来、消散开去,因此就不会对自己产生任何的毒害。